各镇人民政府(办事处),开发区管委会,市各有关部门:
2018年“全国助残日”前夕,市残工委在全市开展残疾人工作先进典型推荐活动。经各地、各部门积极推荐、研究讨论、认真筛选,张魏等10名同 志被评为“自强先进个人”,市人社局等10家单位被评为“助残先进集体”,高灿红等10名同志被评为“助残先进个人”。现将上述先进个人与先进集体的名单予以公示(详见附件),如有异议,请于5月14日前反馈至AG飞禽走兽。联系电话:80502333;联系人:黄婷。
附件:靖江市残疾人工作先进典型名单
(此页无正文)
靖江市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
2018年5月9日
附件:
全市残疾人工作先进典型
一、自强先进个人 (10名)
1. 张 魏。女,1989年12月出生,视力残一级,指为你盲人医疗按摩所法人。5岁因视网膜色素变性失明,于2009年开启了盲人门球体育生涯,获2010年广州亚残运会、2014年韩国仁川亚运会金牌,2015年韩国世界盲人运动会、2016年巴西里约残奥会银牌。2015年取得盲人医疗按摩师职称的她,在AG飞禽走兽和靖城街道帮助下,于2017年创办了“指为你”盲人医疗按摩所,吸纳了多名残疾人就业,同时作为靖江市残疾人创业孵化基地和靖江市盲人按摩实训基地,为更多的残疾人提供培训服务。
2. 吴锦标。男,1966年12月出生,肢体残四级,江苏众欣化工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1985年高中毕业时,因残疾被大学拒之门外。在工作时脱颖而出,进入靖江工业大学的电机电器专业。2000年开办众欣商贸公司,后改名为“江苏众欣化工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目前公司涉足消防行业,吸纳员工100多人,每年盈利五千万左右;2011年在河北开办河北旭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消防设备,吸纳员工100多人,每年盈利八千万左右,预计今年上市;2013年在南京开办南京中楠祥消防成套设备有限公司,主要销售消防设备,吸纳员工20多人,每年盈利两千万左右;2018年在南通投产两个亿与他方合作,研发消防灭火器;并与俄罗斯两家企业探讨合作,将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引进消防机器人。
3. 梅 军。男,1975年5月出生,肢体残四级,龙腾门业车工。虽先天性腿残,但自幼身残志坚,一直立志凭一技之长立身社会,不甘心做社会的弱势群体。中学毕业后,他便在单位学车工,通过多年的勤学苦练、刻苦钻研,他精准掌握了粗车、精车的技能。随着数控车床的兴起,今年他又开始转学编程。虽然对于初中毕业的他来说很艰难,但他凭着他股倔劲,利用闲暇时间翻阅资料,搜索网络编程课程,现在已初步掌握了编程技巧。他坚信,只要自己努力不懈,不轻言放弃,他一定可以越来越好。
4. 朱杰华。男,1966年12月出生,肢体残四级,靖江市双杰高效换热器有限公司负责人。一次意外不幸将手指压伤。干农活,学手艺,进工厂……从事过多种行业,他一分一角地积攒,创办了自己的公司——靖江市双杰高效换热器有限公司。他深知残疾人事业道路的艰辛,便把自己的公司申报了福利企业,广招残疾人,由原来的几个残疾人扩大成十几个。现在公司正在扩大规模,他说要将企业改造升级,将他所创造的财富尽可能地服务社会。近几年他广献爱心,从事多项公益事业,帮助残疾家庭解决生活困难、慈善救助等等。
5. 赵云华。男,1976年11月出生,肢体残四级,靖江市燎原机械部件厂法人代表。2001年因中枢神经压迫而导致瘫痪,接受手术的他,脊椎骨拿掉了三节,被缝了100多针。术后,仍可能瘫痪的他并没有悲观,每天坚持康复锻炼。2007年,身体逐渐康复的他依靠自己坚强的毅力和执着的信念,开始筹建家庭工厂生产紧固件。虽然备受疾病困扰、资金短缺,他多方筹措、虚心请教、真诚待客。多年的汗水和辛劳使企业不断发展,现有职工20余人,固定资产近500万元,2014年实现年产值近千万元。自主开发的压力管道配套加工项目取得了江苏省质量监督局颁发的压力管道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
6. 邵劲松。男,1962年6月出生,肢体残二级,孤山白前门预制场创办人。自幼致残,从小树立身残志不残的拼搏精神,以优异的成绩读完高中。1986年,他靠贷款起家,创办了孤山白前门预制场,每日带领一班人马共同奋斗,终于建成了年产值200多万元的沙石经营及建材营销。先后安排纯农业人员30多人,使每个员工家里都建起了楼房,改善了居住条件,获得了大家的拥护和信任。在为家乡农民脱贫的同时,他积极响应号召,支持靖江及泰州市的残疾人福利事业,资助多户残疾人家庭。即便是困难之时,也先后为灾区捐款、捐物数十次。他觉得,虽然现年已过半百,但他还会继续为社会尽薄力。
7. 丁华东。男,1971年4月出生,视力残三级,自行车、电动车修理店店主。虽然带着一副2000度的眼镜,但他的视力还仅有0.1,可他没有放弃,始终坚信只有靠自己才能自强自立。他当过农民、打过工、做过小生意,还自学修理自行车技术,开设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修理店。他没有因此停留,靠着自己的钻研,又掌握了修理电动车的技术。26年来,他始终坚守在不到2平方米的修理店。平易近人、诚实守业的他,深受周围群众喜爱。面对当前的生活,他很知足,也更加懂得感恩与回报,他坚持免费为学生、老人修理自行车、电动车,并免费提供轮胎充气等服务。
8. 吴胤蕾。男,2001年9月出生,听力残一级,靖江市特殊教育学校学生。他家境贫寒,父母亲都有不同程度的残疾,由奶奶一手照顾。在生活中,他主动承担家务,凡事都不让家人操心;在学习中,他身残志坚、热爱学习、尊重师长、团结同学,严格要求自己,遵守校规校纪,文化成绩名列前茅,每学期都被评为 “三好学生”。此外,他还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活动,现在他是学校的乒乓球种子选手,在泰州市第五届运动会残疾人部乒乓球比赛中,他一举斩获了聋人组男子单打和双打两枚金牌。
9. 李 亮。男,1984年7月出生,视力残一级,李亮盲人医疗按摩所法人。虽先天性双目失明,但是他始终努力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先后在安徽省芜湖盲人推拿专科学校、南京中医药大学学习针灸推拿。毕业后便与同学在靖江开办靖江第一家盲人推拿店,自主创业的同时还吸纳了15名左右残疾人就业。平时,他还经常自发组织员工到社区、残疾人托养中心、敬老院开展免费推拿服务。每逢佳节,自费购买水果、月饼及生活用品看望慰问残疾人托养中心和敬老院里的老人们。2015年8月他获得国家劳动部颁发的“按摩高级技师”一级职称,同年12月,获得 “全省自强模范”荣誉称号。目前,李亮盲人医疗按摩所已经开了第二家店。
10. 浦爱民。男,1969年11月出生,听力残一级,入驻残疾人创业一条街。8岁时突发高烧,因为用药导致双耳失聪,成了一名聋哑人,从此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二十多岁的浦爱民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他在南环白马北侧,有一个简易的自制棚亭和一辆滑轮小车。十六年来,他守着自己简易的店铺,刻苦钻研技术,成了修锁行业的一名高手。他用自己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乐观的心理,影响和帮助自己身边的人。善良的浦爱民用更多的爱回报社会,帮助有需要的残疾人。无偿带徒,传授修理技术;为流落街头的残疾人安排食宿,提供创业帮助;为失去信心的残疾青年进行心理疏导,为其捐款捐物,帮助他们一起自信面对生活。被授予第四届全国残疾人“自强创业奖”荣誉称号。2017年,在AG飞禽走兽的帮助下,浦爱民的锁铺搬进了残疾人创业一条街。
二、助残先进集体
1. 人社局。多年来,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将残疾人群体作为工作重点之一,在政策上给予倾斜,落实措施卓有成效,让残疾人充分享受医疗、就业等多方面保障。
2. 财政局。积极组织实施残疾人优惠政策和帮扶工作的落实,所有资金按程序运行,做到资金拨付准确及时,加强监督,保证资金专款专用,对重点项目建立了跟踪问效和绩效评价制度,加大残疾人事业的投入力度,切实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
3. 地税局。规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工作,政策宣传到位,部门协调到位,服务管理到位,跟踪督导到位,推动我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健康长效发展,该项工作多次获得省级相关部门的肯定。
4. 靖江市特殊教育学校。我市唯一一所对残疾儿童实施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的公立学校,现有在校残疾学生112名。学校本着“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教育理念,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教育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努力做到“自尊、自信、自强、自立”。
5. 江苏靖江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靖江农商银行始终强调在业务经营中对客户、对社会的贡献,积极助推普惠金融发展,不忘初心回报社会。自AG飞禽走兽“助残超市”启动以来,农商行便积极投身靖江市扶残助残项目,多次捐资用于残疾学生助学、助残显示屏等多个项目。
6. 江苏恒力制动器制造有限公司。恒力作为一家本土成长起来的企业,在公司发展壮大的同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营造企业文化价值取向。不断加大扶残助残的投入力度,丰富扶残助残的活动内涵,形成长效的扶持机制。
7. 江苏凯靖管业有限公司。企业由校办工厂发展而来,现有员工100名。虽然企业规模算不上名列前茅,但对于社会责任和担当却毫不推卸。在得知“助残超市”需要项目帮扶时,企业负责人慷慨解囊。同时,负责人还表示,等以后企业经营状况好了,会增加更多的助残事业公益性投入。
8. 江苏金马运业有限公司。金马运业倾注智慧,激情创业,打造航运新模式,成为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的同时,不忘企业责任,在残疾人就业创业、精神文化和助残活动等多个方面加大扶持力度。
9. 江苏靖江互感器厂有限公司。公司是我市老字号福利企业,吸纳了多名残疾人就业,关心和帮助残疾职工,构建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企业文化,让职工特别是残疾职工感受到企业大家庭的温暖。在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注重支持慈善事业和公益性投入。
10. 靖江市向阳花志愿者协会。协会成立于2016年10月,致力于助残服务领域工作,不断开展扶残、助残志愿公益活动。协会志愿者们不仅自己积极加入助残行列,还注重宣传,进一步引导社会大众参与到为残疾人服务的工作中来,让社会了解、关注、帮助残疾人。2017年与滨江新区馨港湾残疾人之家建立合作关系,经常组织协会志愿者义务去帮助馨港湾的残疾人,多次开展健康讲座、健康义诊、爱心关怀等各类志愿助残活动。
三、助残先进个人
1. 高灿红。男,1961年11月出生,江苏弘胜电缆有限公司负责人。土生土长的高灿红自幼出生在军人家庭,父亲是解放前老复员军人,他秉承了父亲艰苦奋斗、乐善好施的优良品德。1996年,他自已创业成立了江苏弘胜电缆有限公司,主营电线电缆、电器元件,在做好企业的同时,他热心公益事业。在得知靖城街道馨港湾残疾人之家在寻找适合残疾人的手工产品后,他便主动请缨,挑选公司中简单易操作的产品提供给馨港湾,把馨港湾内的残疾人当作自己的员工,当作自己的家人,逢年过节还邀请残疾人到企业做客。
2. 王长飞。男,1959年10月出生,靖江市新桥镇馨港湾残疾人之家负责人。2006年,王长飞开办了靖江市新桥镇老年人福利院,后又开办了新桥镇残疾人托养中心。2017年,王长飞总结了多年服务残疾人经验,创办了新桥镇馨港湾残疾人之家。从事残疾人服务十二年来,他一直无微不至地关心、帮助、照料残疾人,想他们所想。自馨港湾创办后,他积极帮助有就业意向的轻度智力、精神,重度肢体及其他类别就业困难的残疾人参加辅助性就业,关心他们的生活、工作情况的同时,时常开展娱乐活动以丰富大家的日常。
3. 陈建彬。男,1962年12月出生,普通打工者。2013年“温暖马洲助残励志行动”启动后,他从新闻媒体得知了助残活动消息,便拿出自己在工地干苦活积余的1500元送至AG飞禽走兽,要求捐赠给急需帮扶的特困残疾人家庭。此后,他连续数年,坚持至今,捐款金额因经济状况变好而增加至2000元。他本人却衣着朴素,生活勤俭,对特困残疾人的帮扶始终坚持不断。
4. 周竹青。男,1963年2月出生,西来中心小学的校长。周竹青从事教育多年,一直关心祖国的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他不仅对校内学生的学习生活非常关心,还经常为残疾学生服务。在他的眼里,教育不分类别。有的残疾儿童因自身身体不便,无法像其他孩子一样正常上学,他便组织校内老师,上门为残疾人家庭子女和残疾儿童辅导功课,让这些特殊的孩子,一样可以学习到知识。
5. 戴美萍。女,1959年1月出生,季市镇东街居民。戴美萍十几年来一直心系本镇季东村残疾儿童小胡,每逢周日便去他家陪伴这个瘫痪儿聊天做游戏,为了帮助这个孩子治病求医,在群上发动网友想方设法联系专科医院的资深专家,动员亲友为他捐款送温暖。在她的带动下派出所的公安干警和当地的私营企业主都积极响应,捐钱献物,让他感到社会大家庭的了温暖和爱。此外,她还关心很多弱势群体,带领一些老人组成“老年残曲演唱队”,让他们老有所乐,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得到大家的好评。
6. 李桂华。女,1980年5月出生,靖江市孤山镇中心幼儿园教师。她坚持尽心照顾“唐氏综合儿”涵涵,从一句话、一件事,一遍一遍、一点一点地手把手细心指导,让涵涵从一个连直立行走都困难的脑瘫儿逐渐成长。此外,她还定期对涵涵进行家访,和涵涵的家长沟通交流孩子成长的问题。
7. 徐忠祥。男,1952年5月出生,靖江市马桥镇徐周村书记。他熟悉农村基层残疾人情况,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积极开展扶残助残活动,关爱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和谐。经常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一起慰问残困群体,和残困人员交朋友,倾听他们的心声,热心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近年来及时帮助多户残困户危房改造,出资创办了馨港湾残疾人之家,让残疾人接受一些力所能及的手工活,为他们办理了社保,帮助解决他们家庭的困难,目前馨港湾的各项工作正常运转。他极力倡导出台村级惠残政策,帮助残疾群众改善生产生活状况,提高残疾人的幸福感。
8. 宋靓靓。女,1977年3月出生,靖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2014年加入靖江市家有儿女爱心志愿者协会,担任协会副秘书长,在协会组织的阳光助残行动中到处活跃着她的身影。特殊教育学校、儿童福利院里,她为特殊孩子们送去精美的礼物,与孩子们尽情嬉戏,社区残疾老人的家里,她的爱心陪伴,让老人们不再感到孤单。协会组建“阳光助残”项目组后,成为该项目组骨干成员。迄今为止她的公益时间已经超过600小时,先后被协会评为优秀志愿者、十佳管理志愿者。
9. 宦金云。女,1968年1月出生,靖江市江阴-靖江工业园区办事处莲沁苑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宦金云凭着一股满腔的热情和无私的奉献的精神,深得社区残疾人的赞誉。她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踏实肯干、用心服务残疾人。因为她知道残疾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成长道路充满着艰辛和困苦,尊重残疾人、关心残疾人、帮助残疾人、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是义不容辞的职责。定期为他们检查身体,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尽力帮忙解决残疾人入学、就业的困难;鼓励残疾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自主;利用“全国助残日”开展助残活动,陪他们到社区居委观看电影、文艺演出,让残疾人都能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10. 王正红。女,1990年4月出生,市儿童康复训练中心康教部主任 。从事儿童康复的训练、教育、教研工作8年多,对儿童康复中脑瘫、孤独症、智力障碍、听力障碍等类别的训练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尤其对引导式教育的开展、孤独症儿童的训练有独到之处。目前已为100多名特殊儿童进行过康复训练,并指导家长训练方法,很多儿童都融入正常学校接受教育。在工作中,她坚持不断学习,积极参加省内外及香港的专业培训,保证康复理念紧跟国际水平,了解国内外儿童康复的发展前沿和动向,掌握儿童康复治疗技术的理论知识,稳步提高实操水平,曾获“江苏省康复教师技能大赛”孤独症类二等奖。